<p id="rxfjt"><pre id="rxfjt"><b id="rxfjt"></b></pre></p>


<form id="rxfjt"></form>

<form id="rxfjt"><nobr id="rxfjt"></nobr></form>

    <progress id="rxfjt"><progress id="rxfjt"></progress></progress>

      <noframes id="rxfjt"><progress id="rxfjt"></progress>

      <form id="rxfjt"><nobr id="rxfjt"></nobr></form>

        移動客戶端

        |

        官方微信

        |

        官方微博

        |
        廣西梧州:“街長吹哨、部門報到”,打造“民情流水線”!
        時間:2022-09-08 20:17來源:平安廣西網責任編輯:施少倫

        讓百姓的“幸福小船”從家門口揚帆

        ——廣西梧州市高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紀事

        “長洲區新興二路出現積水,請市政工程處派員前往處置。”

        “龍山路夜宵店油煙污染嚴重,請相關部門盡快處理。”

       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、區、街道、社區四級綜治中心辦理的一件件城市管理案件,記錄著政法綜治部門解民憂、辦實事的成效。

        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中,梧州市依托各級綜治中心和城市管理平臺,創新“網格化+數管平臺+街長制”模式,實施“民情流水線”工程,實現社會治理“力量在一線匯聚、資源在一線整合、問題在一線解決、成果在一線共享”,讓百姓的“幸福小船”從家門口揚帆,讓平安之路越走越寬。

        今年上半年,梧州市矛盾糾紛及時調處率排全區前列,疫情防控實現“零陽性”,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。今年第二季度,梧州市群眾安全感達98.51%,排名全區第一。

        把牢“航向”,打通基層治理“神經末梢”

        梧州市各級政法部門意識到,黨建引領能更好地推動部門之間合作,統籌資源力量,推動形成問題聯治、工作聯動、平安聯創良好局面,推動“碎片化”治理向“系統化”治理轉變,進而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整體效能。

        黨建是一根針,穿起社會治理萬條線。在試點工作中,梧州市把牢“航向標”,筑牢“壓艙石”,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社會治理各方面、全過程,構建“大黨建”格局。成立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,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11個專責小組,建立工作例會、目標管理、工作報告、信息通報等4項工作制度,形成“1+11+4”工作責任體系。制定時間表、路線圖、任務書,做到清單化管理、項目化推進、責任化落實,讓基層黨組織擔負起政治責任,有力打通基層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,形成人人有責、人人盡責、人人享有的新型社會治理格局。

        梧州市全面強化黨建引領網格化服務管理,構建農村地區三級、城市社區五級黨組織,采取“網格員+民輔警+‘雙聯系、雙報到’單位黨員干部+志愿者”模式配備網格服務力量,提升管理服務效能。

       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,梧州市委向全市黨員干部吹響下沉農村(社區)參與疫情防控的號角。梧州市委政法委機關率先派出黨員干部下沉到長洲區神冠社區,與社區其他“雙報到”單位黨員干部一起開展網格化排查,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,勇當抗疫“網格戰士”。


        萬秀區城南街道組織“騎樓大媽”平安志愿服務隊在云龍小區進行禁毒宣傳

        街道吹哨,打造“民情流水線”

        “長洲區清水灣到儒隆隧道前500米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機油泄漏,存在安全隱患。”近日,梧州市綜治中心、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同時收到這樣一條信息。隨后,綜治中心馬上派遣街道“街長”組織人員對路面進行圍擋清理,保障群眾出行安全。

        這是梧州市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模式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。

        作為梧州市全域黨建的首個“街長制”試點,長洲區大塘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被賦予更多使命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,街道成立由10個市直單位、15個轄區單位、7個駐街道單位、8個社區黨組織組成聯合黨委。聯合黨委把更多資源整合下沉到基層社區服務和治理中,推動社會服務和治理重心下移至居民最需要的地方。

        “‘民情流水線’工程是梧州市創新基層治理、為民排憂解難的便民工程,借鑒工廠流水線模式,把收集到的民需、民憂,設置成受理、辦理、反饋、監督四個環節,形成服務閉環。”梧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余素夫介紹,梧州市創新推出“街長制”,實施“民情流水線”工程,明確街道權責,推動職能部門力量下沉,整合各方力量參與基層治理,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,讓基層有責更有權。

        目前,梧州市在3個城區的10個街道、57個社區全面推行“街長制”,實行街長總負責制。“街長制”推行“街長吹哨、部門報到”,強化街長對常駐部門及其選派干部的考核管理和指揮協調,并推動城市網格化管理,形成“街長統一協調、統一指揮,部門各司其職、協同作戰”的工作局面。

        在萬秀區潘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,“民情流水線”流程示意圖格外醒目,民情受理、限期辦結、公示反饋、限期監督,每一環由誰負責、如何操作,一目了然。

        “潘塘小區有一輛白色小轎車違停,請及時處理。”近日,萬秀區角嘴街道辦嚴管街街長團隊像往常一樣在轄區巡查,并將巡查發現的問題拍照取證,上傳至“梧州啄木鳥”微信公眾號信息平臺。不到10分鐘,交警便到現場處置,使該路段恢復正常秩序。


        萬秀區角嘴街道創新推出“街長面對面”機制深化基層治理

        “民意接待廳”是長洲區在全市率先建立的社區民意聯系平臺。目前,長洲區已經建立并使用的“民意接待廳”有10個,均設立在社區公共服務中心。“民意接待廳”按照“民意收集-民意分析-民意辦理”工作思路,專為收集、解決群眾訴求開通“綠色通道”。

        “在這條流水線上,前一環推后一環、后一環逼前一環,每個環節都亮在大家眼皮底下,誰都不能怠慢,誰都不敢推諉。”大塘街道辦負責人說。

        創新治理,市民擁有更多獲得感

        梧州市不斷推進街道基層社會治理平臺和綜治中心指揮平臺建設,強化網格巡查發現、社區協商處理、街道綜合管理、部門監管執法的四級協同聯動機制,形成“網格發現、社區協商”“社區吹哨、街道報到”“街道呼叫、部門響應”的“三級平臺、四級聯動”工作局面,以扎實舉措為民服務。

        梧州市對標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新期待,開展以“六無”(無黑惡勢力、無毒害、無邪教、無刑事治安案事件、無群體性事件、無失信被執行人)為主要內容的平安村(社區)建設活動,在全市范圍內協調加油站、車便捷洗車行、農村信用社等給予“六無”村(社區)的網格員、村干部和村民提供加油優惠、免費洗車以及降低貸款利率等便利服務,激發群眾參與自治內生動力。


        網格員向居民群眾宣傳普及平安建設知識

        在今年“3·21”東航空難事故處置工作中,全市1000多名志愿者、20多個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應急救援和善后處置。事發地莫埌村網格長將100多名網格員編成4個班組,啟用80多輛摩托車組建“紅騎隊”,共運輸各類物資3000多件,接送各類人員200多人,得到中央領導、自治區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和廣大網友的點贊。

        梧州市以智治賦能增強社會治理效能,推進“雪亮工程”的建、聯、管、用,完善城鄉和農村地區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體系。目前,20多個部門以及7個縣(市、區)綜治中心實現聯網共享,84.5%以上的村(社區)完成綜治視聯網安裝建設,在應急處置、治安防范等方面發揮有力保障。

        梧州市深化“六聯共調”“首席法律咨詢專家”“三二一一”化解矛盾糾紛工作法和“雙網融合”解紛機制,扎實推進矛盾糾紛的精準排查和精細化解。2021年以來,全市每個季度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率均達到93%以上。推動“一社區一心理咨詢師”工作在城市社區全面鋪開,打造6個社區心靈驛站示范點,構建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“1+N”社會心理服務體系,惠及100多萬人,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。

        梧州市將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之事轉變成政法機關的工作方向和動力,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強化社會參與、市場運作,用好各種平臺,以“四兩撥千斤”之勢做好民生、基層治理和服務保障各項工作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。

        如今,一幅“天藍、地綠、水清、景美、人和”的城市畫卷正在梧州徐徐展開,梧州正變得更平安、更和諧、更文明、更靚麗,市民也擁有了更多、更實在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歸屬感。

        (廣西法治日報)

        相關報道
  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網站編輯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啟事

        Copyright 2015 www.boyes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-1 中國長安網 ? 2017版權所有

        m6米乐备用网址